2016年中國企業在德國共進行了45次并購,項目數量和金額都創下歷史紀錄。圖為去年7月,德方員工在中企投資的模塊化液壓系統供應商林德液壓的現代化廠房內工作。
據德國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統計中企 2016年中國企業在德國共進行了45次并購中企 總金額超過110億歐元,項目數和金額都創下歷史紀錄。中國駐德國使館經商處官員對本報記者表示德國,中德加強投資合作互利雙贏德國,雙方企業、政府都有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內在需要。
投資呈現多元化趨勢
普華永道的統計沒有重復計算一些早期交易項目德國投資,也沒有把發生在其他國家的并購帶來的德國子公司股權轉移算成中德并購記錄。如果根據安永咨詢公司的統計投資,2016年1月到10月投資,中國企業在德國并購數為58個,比2015年全年多出19個,金額達到116億歐元。
普華永道并購服務交易合伙人王煒對本報記者表示,近年來中國對德投資并購持續發力。2010年之前,中國企業主要投資德國傳統機械制造業或工業產品行業,并且將近1/3為破產企業收購。但從2010年到2015年底,中國投資者6年間在德國投資了將近150個并購項目,其中19個項目交易額超過1億歐元;另有11個項目雖然交易額不足1億歐元,但標的公司在全球均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對德國投資呈現加速和多元化趨勢。首先是大型項目顯著增多。2010年以前未出現過1億歐元以上的并購,2010年到2015年一共有19起上億歐元的并購,但沒有出現10億歐元以上的交易,而2016年一年就出現了16起上億歐元的中資并購,其中有3起在10億歐元以上:美的收購庫卡(46億歐元)、三峽集團收購德國最大海上風電場Meerwind(估計金額16億歐元)、北京控股收購EEW垃圾能源公司(14.38億歐元)。其次在投資領域方面,制造業領域的交易(汽車產業、機械工程、一般工業產品)仍占總數的一半左右,并將保持穩定,同時中國投資者逐漸將興趣轉移至德國的醫療、服務、環保技術和消費品行業等領域。比如2016年中國企業首次全資收購了一家德國私人銀行。另外,民營企業在對德投資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并購是互利雙贏之舉
德國公眾對中國并購的認知越發正面。但2016年多起大規模并購項目在德國引起了一些爭論。在德國政府部門干預下,去年10月有兩起中資并購案被中止。王煒強調,關于中資并購的一些論調脫離了事實依據。中企對德并購看重的是技術、市場和品牌,有著長遠的戰略目標。近年來被收購的德國子公司大多數發展良好,不少中國投資者在德進行“連環收購”,這表明絕大多數的中國在德并購活動是互利雙贏之舉。
不久前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向德國總理默克爾提交的最新年度經濟評估報告稱,2015年中國在德直接投資額約為20億歐元,但僅占外國在德凈投資總量的4.7%。這一數字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如瑞士(14.4%)、美國(28.1%)、歐盟(60.8%)還有很大差距。報告建議德國應該對中國投資者保持開放姿態。聯邦政府應該致力于保證開放的市場準入,因為這將更有利于改善國際分工。
中國駐德國使館經商處公參王衛東表示,中德經貿合作正在從傳統的雙邊貿易向投資合作、創新研發、區域發展等更多領域拓展,進入“提檔升級”的關鍵階段。他指出,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以數字化、網絡化為特征的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雙方企業、政府都有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內在需要。從企業合作角度來看,兩國企業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在數字化轉型以及國際化經營等方面都是對方理想的合作伙伴。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并購,雙向投資仍會延續快速增長的勢頭并購,尤其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投資會繼續增加。雙方企業在設計、研發、檢測、服務、管理等更多環節將開展深度合作。